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3章水阳通(1 / 2)





  程小麦让花梨鹰载着自己,直接又飞回到了环山梯田的石屋前。

  进了屋里,他把那三万只坛子都从空间里移了出来,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了那里。

  只是这些坛子被移出来后,每只坛子上面都多了一行字:板桥村香菜。

  有了这个标识,从此,这些坛子是专门为腌制香菜而用的了。

  上古神农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所炼制出来的坛子,到了他的手里,总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

  这要是被那些考古专家知道了这件事情,一定会气得吐血而亡。

  看看天色已经暗下来了,程小麦懒得回去了。

  从这里到饮马湖不远,晚上就赶到那里的渔船上,捕了一条大一点的鱼,做了一锅鱼汤熬白菜,与黑皮和黄精们吃了。

  第二天一早,程小麦赶了回去,开了郑美丽的那辆车子,赶到水阳镇街上去购买腌制香菜的配料。

  腌制香菜的配料,主要是盐、八角香粉、辣椒粉、黑芝麻、花生米、冰糖粉、木榨香油。

  在水阳街上,有两家专卖这些配料的小店。

  可是,因为还不到腌制农家菜的时候,程小麦赶到那两家小店,没有采购到这些配料。

  只好又掉转车头,往宛陵县城驶去。

  赶到县城里时,程小麦就开往了农贸市场。

  他知道一般乡村集镇商家所卖的那些配料,都是在农贸市场那里采购的,只要货多量大,价格非常的便宜。

  程小麦赶到农贸市场附近,把车子停好后,很快寻找到了一家专卖这些配料的商店。

  他进去看了一下,自己所要的配料,店里都有。

  店头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看程小麦好像是大货主,连忙亲手给他泡了一杯茶,笑着说道:“小伙子,听你说话口音是水阳人吧?”

  “我这里的都是正宗货,水阳做豆干的曹家喜、专做糯米粑粑的范小冰、包括做鸭脚包的钱德明,都是到我琮这里来进货的。”

  “我卖这些配料,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这老头很健谈,对水阳风土人情也特别了解。

  说了半晌,他原来也是水阳出身的,只是来宛陵县城开店时间老长了,变成了一口地道的宛陵腔。

  听说程小麦说买回去是腌制香菜的,老头楞了一下,说道:“小伙子,腌制香菜,要到霜降后才行啊。”

  “现在的白菜没有经过霜打,腌制出来的味道可不香啊!”

  程小麦笑着说道:“我自己种了一些特种大白菜,想腌制一些试试,如果不错的话,我就能在明年多种一些了!”

  老头听了,点了点头,说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范,如果真的试验成功了,这一年四季都可以腌制香菜了。”

  “在这农贸市场上,就有一些人一年到头专门卖香菜,还自称是水阳人,说句实话,那种破季的香菜味道,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这些人也硬是把水阳香菜的名头给败坏了!”

  说到这里,老头给程小麦杯中又续了一些水,感慨地说道,“我大水阳在宛陵北乡一带,之所以成名古今,那还是唐朝开始的。”

  “当时,唐译音宗接受名臣裴耀卿的建议,改革漕运,输江源粮源进京,水阳江成了上邑宣州漕运的重要航道。”

  “后来,得益于金宝圩物产富饶,兼有宋、明时官府在水阳东岸设置了水阳巡检司、西岸设置龙兴铺、兴建官府屯粮的水兑仓,沿漕动航道两岸的水阳市镇迅速繁荣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