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方向(2 / 2)


薛代表是在提醒他们,现在的这位总兵可不比以前的官老爷好说话。

那些哄抬物价被抄家的乡绅豪商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原本有些犹豫的商人,脸色一正,翘首以盼的等着签字画押,那脸色变的比唱戏的还精彩。

“诸位今日这举必会被载入史册,今日但凡签字画押之人,都会被记入大同府志,另特立一碑记载诸位今日平价卖粮之举。”

“嘿呦...嘿呦...”余有刚说完,十几个彪形大汉抬着一大块石功德碑上来,展示给商人们看了看。

展示过后又抬了下去。

原本被迫签字画押的商人见此功德碑之后,再也没了不快之色。

美名大家都喜欢的,没有付出一两银子,只是降了降粮价,就能得此传世美名,要说他们不高兴,那是假的。

这是典型的的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的做法,余有经商多年,做起这方面的事情来,得心应手。

“实不相瞒,诸位抬高粮价,赚的这点钱还只是蝇头小利罢了,要赚大钱目光得放长远一些。

远到什么地步呢?

不能只在大同一府之地,南要放到南直隶,甚至南直隶以外的大海之上,北要放到大同塞外,甚至西域诸国。

到时候咱们要赚的银子,怎么可能只是抬高粮价所得的这点差价呢?”

余有说到这里伸手接过下属端过来的茶,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

堂内的商人被他说动,心思一下变的活络起来。

商人当中,不乏有见过世面的,他们听到余有说的话之后,接着他的话茬讲了起来。

那些没有出去过商人听到他们的讲话之后,一个个支楞起耳朵认真的听志来,生怕错过了能够赚钱的信息。

“我听闻,咱们只要带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到大漠西边或者北边,一斤茶叶就能换一只成年羊,丝绸瓷器能换好几只羊,如果能把铁器带出去,嘿嘿...一个锅就能换一匹上等战马,或者一头牛...”

“哼,那算什么,我族上是循着郑大人的海路出过海的,咱们把茶叶、瓷器等物带出去,带回来都是珍珠、珊瑚,各种珍贵的海货,那可比牛羊值钱多了...”

“真的呀,我只是听人说过...”

“这还有假,郑和郑大人知道吗?那可是去过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的人物。”

“知道知道,明成祖时期的大人物,三保太监,咱们祖上做过海商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当今皇上,禁了海路,这...”

“你是不是傻,海路没了,咱总兵大人这儿有陆路啊...”

“啊,对对对。”

商人们聊到这里,忽然静了下来,他们在等余有继续说下去。

出海赚钱的路子断了,他们只能靠王则之这里,出关走丝绸之路,从陆路上去赚银子,发财。

“咱们大同府,有总兵大人在,诸位只管安心经营。

第一步,咱们先把大同府经营好,把府内事业项目的银子都赚了。

第二步,出关塞外经商,出关之后能赚多少那就得看各位的本事了。

第三步,等年前先遣队回来,诸位就可以前往西域去赚更多的银子了。

至于第四步嘛,来日方长,日后再说。

诸位以为如何?”

“极好,极好。”

“甚好,甚好。”

大同商会,在余有的主持下,以一种和气的方式统一了商人们经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