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二章:导火索(2 / 2)


官府给你饭吃了?官府给你牛了?官府抓壮丁给你钱粮了?

如果没有小大人,咱们早饿死了,官府又怎么样?

要是官府敢来打小大人,老头子我就造反了,横竖是死,与其饿死,还不如做个饱死鬼。”

老者边说边自顾自的走着,他身后的人都停下来,互相对视,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诶?你们怎么不走了?”

“走,走,走。”

这群人天彻底黑之前总算回到了村子。

“我的女儿啊,我的儿啊,我的儿~”

村里了间破旧的房屋内,张婶抱着两个女儿痛哭不已。

她的两个女儿还是病死了,她知道女儿肯定是病死的,绝不是饿死的。

因为小大人给了她们足够的粮食。

当夜张婶徒手挖了坑,亲手把两个女儿埋了。

之后她一个人举着个火把向着盂县方向去了,也没人知道她干什么去了。

三更半夜的时候,村儿里陆陆续续亮起了火把

一百多中年人集合在一起,向着盂县而去。

盂县。

张婶来到城门下使劲拍着城门。

“哎,哎,哎什么人哪?夜闯城门不想活了吗?”

“对,草民就是不想活了,狗知县,昏官,你还我女儿命来~”

张婶一边哭一边大喊。

“他娘的刁民,不识好歹,来人哪,给我宰了她。”守城官不耐烦的吆喝起来。

“大人,大人,此人是城里的豆腐西施,知县贪其美貌,其宁死不从,知县就封了她的豆腐摊,还把她赶出了城,她已经这般凄惨,这要是再把她杀了,这...”

城墙上一知道事情原委的小官跑了过来解释道。

“行行行,知道了,他娘的这娘们一直哭也不是办法呀。”

“大人您听,没哭了。”

“哦,还真是啊。”守城官往城门下看了看,什么也没看见。

“不对劲啊,怎么不见出来,来人,下去看看。”

“是。”

守城小吏跑下城墙,打开城门寻找起来。

“啊~”

那小吏一屁股坐在地上,吓的三魂出窍。

张婶在门环上上吊了,她的双眼暴突,舌头伸的老长,死像极为恐怖。

“鬼叫唤什么,一个娘们还能把你吃喽。”守城生气的吼了一句,也走下城门来查看情况。

城门不远处是地窝子,到处都是地窝子,这是盂县的流民。

地窝子里都是流离失所的流民,每日就等着城里的大善人们熬水粥过来讨一碗粥水。

为什么这么说,说是粥其实就是白水里有几粒米粮,说是水它又是用米粮熬煮的粥,在锅底子下的粥总是多些米粒的。

原本那些村里的流民回到地窝子来,是找各自的亲戚来了。

他们口口相传,说有一位义士叫开山刀,结果他们一开口就有人问。

“是那位不杀不掠,除丁银,消火耗,均田地,三年期,免田赋的开山刀大人吗?”

他们原本还有些吃惊这些地窝子里的人是怎么知道的时候,就有小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唱了起来。

“早早投了开山刀,管叫大家都欢悦。”

地窝子里的流民激动的询问这是真的吗?

结果有人拿出了一个大肉包子,虽然包子已经不热了,可是依旧有浓郁的肉香味儿传播开来。

流民们喉头涌动,这一刻他们都信了,这些地窝子里绝望的流民们纷纷拖家带口的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