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章:财帛动人心(2 / 2)

“行,把他弄出来,绑了,兄弟们收拾收拾,回寨子了。”

“呦~”

众人齐声应道,随后各自忙碌起来。

混天王抱着那箱金子放在自己的马上,牵着马走到崖顶没人的地方,示意王则之过去。

“独眼龙以前是这里的土匪,我和兄弟们来到这里跟他打了一架,死了几个兄弟。”

混天王陷入回忆,继续说道:“他更惨,死伤过半,然后就被我收了,我占了他的寨子,他一直不服我,可是我缺人手啊。”

“混天王,咱们劫了这趟买卖,就有钱了,有钱就可以招兵买马,而今四处都是流民,正好可以招些人入伙。”

混天王听了王则之的说辞眼前一亮,拍了拍他的肩膀,翻身上马。

“好。”

王则之紧随其后,骑着小六子的小毛驴。

回到寨子里之后,开始清点货物,王则之看到这些货物都开始双眼放光。

盐巴、茶叶、石墨(煤炭)、铠甲、强弩、精铁长枪、三眼铳、火药、粮食等等。

这可都是好东西,尤其是三眼铳和火药。

王则之看着这些货物,内心不由一沉。

以前只听闻过晋商资助满清,真正遇到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没想到他们连这种军中禁物都能弄到。

不过他仔细想了一下又不对,文举人,不是纯粹的晋商,准确的说是官绅,官绅不能代表所有晋商。

糜烂的应该是官绅。

这还是仅仅是寿阳一个小地方,如果是平阳府、太原府、大同府,那些大官绅也参与了进来,那就不可小觑了。

货物清点完,混天王拿走了所有的三眼铳和火药。

不过他留了五套铠甲和六把精铁长枪全都赏给了王则之。

王则之拿到武器铠甲,试了试,由于他太过瘦小,铠甲穿不上,太大了。

他一寻思,自己留了一把精铁长枪,其他的都给了熊甲长,让他看着分。

土洞里独眼龙的篝火旁,独眼龙阴沉着脸看着混天王走入土洞深处,一言不发。

傍晚的时候,混天王给了小六子一个二十两的金元宝让他去榆次县换了银子,然后买酒回来庆祝。

至于为什么要换成银子,最主要的还是民间交易极少用金子,用银锭的都少,更多的是用铜钱和一两、二两散银。

王则之记得,陕西前几年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直至灾荒越来越严重,买一石米需要一百两银子。

并不是银子不值钱了,而是陕西的商人、官绅囤积居奇,坐地起价,导致粮食越来越贵。

这也就导致他们一家子,哪怕卖田、卖房都吃不了一顿饱饭,最后不得不开始逃荒。

按照正常的粮价一户百姓一个月的花费都不到二两,如果粮食没有肆无忌惮的涨价,老百姓们还能多撑几年,不过也仅仅多撑几年。

想到这里王则之一阵难过,如果粮食便宜些他父母也不至于出来逃荒病死。

“酒来喽~”

小六子拉着一马车酒,吆喝了一声。

众人纷纷跑过来搬酒,对于这群落草为寇的人来说,酒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小六子,一个金元宝能换多少银子?”王则之凑到小六子面前好奇的问道。

普通老百姓顶多用一二两的散银,连银锭都没见过,更别说金元宝了,所以王则之也挺好奇的,这一个金元宝能换多少银子。

小六子翻了个白眼,搬了一罐酒递给王则之。

王则之乐呵呵的接了。

“二十两的金锭得了一百六十两碎银,买酒用了四十两,还有一百二十两。”

王则之默默的算了算。

一两银子等于十钱,一钱等于一百文。

那一两金子就等于十六两银子,不对,应该还收了手续费。

就像一两银子顶多只能兑八百多文铜钱,根本换不了一千文。

这个手续费收的有点多啊。

按目前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物价,二两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八九十市斤,那么一个金锭就能买八十石,按一百八十市斤算,就是一万四千四百市斤,七千两百公斤。

这就怪不得独眼龙会眼红那一箱黄金了,放到如今,按一公斤米粮七块钱算起,那一个金锭就价值四五万了,一箱的话能有几十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