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武氏宁妃[康熙]_88(2 / 2)

  这是明确表示她并没有怪罪的意思。

  “元怿也道母亲辛苦,母亲切莫自责。”武元怿可不会说这话,李佳氏心知肚明,她也明白这完全是宁妃对她的警告,只要元怿好,她并不会对她生恨。

  李佳氏这下子终于放下心来。

  经过鸾儿照料了元怿一年,元怿见着了自己,也没有以前那么生疏。

  如今元怿才七岁,虽然他已经记事了,但是日后用心养着,情分上还是会不差的。

  “谢娘娘。”

  武安宁见状,微微点头,然后说道:“本宫现在虽然得皇上恩宠,册为宁妃,但到底出身低,资历也甚是浅薄。不管是武家,还是其他亲戚家,都需尽心尽力做事,切不能以势压人,欺凌弱小。若有犯禁之举,本宫会直接上书大义灭亲。”

  李佳氏心神立紧,却也完全明白。

  宁妃现在荣耀,但是她爬得太快,可想而知,肯定也有不少人等着抓宁妃的错处,这时候,就需要稳扎稳打,并非到了可以享受的时候。

  “娘娘放心,娘娘也清楚,我们武家人口简单,都是老实本分之人。”

  武安宁心知肚明,武柱国和武秀英,是她的嫡亲亲戚,武柱国务实,小一辈,武元怿作为长子还只七岁,犯不了大事。武秀英嫁得也是颇为中庸的人家,也做不出什么大坏事来。而武安宁的亲外家林氏是书香世家……自从武安宁生母去了,和林家的交集也只是每年年礼往来了,也不知道林家是什么样子的。

  “这事母亲和父亲说上一说。”

  武柱国会明白的。不仅仅是林氏,现在的武安宁外家李佳氏也得注意。

  李佳氏点了点头。

  “娘娘,鸾儿……鸾儿今年也十六了,是该成亲了!求亲者甚多,您可有什么嘱咐鸾儿的?”

  这是变相地问武安宁有没有对武鸾儿有个好好的安排。

  “这事,母亲就和父亲商量着办。”她没什么安排,更没想要用武鸾儿换取联姻利益。

  “不过,母亲若疼姐姐,还是过问些姐姐的想法。”

  武鸾儿可是不想嫁的。

  李佳氏点点头,心里更放心了些,因为刚才宁妃的话可以看出,宁妃对鸾儿甚是关心。

  ***

  李佳氏三人在永寿宫一呆就是一个时辰,人走了后,永寿宫再次恢复了平静。

  武安宁也放下心来,因为武元怿的身子从现在开始好起来了,也算完成了心愿。

  十月中旬,和硕端静公主出嫁。

  不同于荣宪公主,额驸在京城迎娶,和硕端静公主直接嫁去了喀喇沁。

  宫里头除了和硕端静公主的额娘兆佳氏担忧着,其余的人一送走了和硕端静公主,就不再放在心里。

  袁贵人带着十四格格来看永寿宫,提起和硕端静公主,她叹道:“真希望格格都不要长大。”

  虽然和硕端静公主嫁去漠南蒙古,比漠北漠西要好得多,但是蒙古那地方又是什么好地方?可不就是叫京城里的母亲担忧一辈子吗?这嫁去了蒙古的女儿,日后也难得见上一次。

  武安宁淡淡的喝了一口茶,不接话。

  自从宫里传出和硕端静公主嫁去漠南蒙古是宁妃的功劳后,袁贵人往永寿宫走得更近一些,而且常常带着十四格格,其目的显而易见。这也因此惹怒了郭络罗贵人,可袁贵人依然如故。

  宜妃对于袁贵人此举根本不过问,这的确奇怪得紧,要知道,武安宁和宜妃之间因为和硕端静公主的事起了隔阂,袁贵人是宜妃的人,巴巴地带着十四格格常来永寿宫,郭络罗贵人气得常常挖苦袁贵人,可宜妃就是当做没看见,这中间没有猫腻,武安宁才不会信。

  袁贵人低下头,十四格格见自己的额娘看她,正在低头玩布球的她也抬起头冲着袁贵人笑。

  三岁的十四格格正是可爱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