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而独自坐在书桌前翻书的迟迟,忍不住又想到了地宫里的守护神。要是能去找守护神就好了。

  他一定有办法,把这些书里所有的东西,通通塞进她的脑子里去。

  守护神:想得美。本人无这种功能。

  第17章 元宵

  于是从初六开始,迟迟不但要跟着皇祖父去上朝,上完朝,迟迟还要向皇祖父复述一件大臣们上奏的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

  皇祖父听完之后会为她细细分析,这件事该如何看待,如何解决。如果迟迟记了一件引起大臣们争执的事,皇祖父还会替她解释,为什么大家会有不同的意见。

  迟迟早上就忙这个,她要把皇祖父讲的东西记下来,方便以后翻阅。下午就待在皇祖父的书房里,皇祖父处理奏折,迟迟在一边自己翻书、练字。

  明帝专门为小孙女编了一本书,当做小孙女的启蒙。里面是历朝历代皇帝励精图治的小故事。也记了一些被后人视为反面例子的皇帝,是做了什么事才导致王朝灭亡。

  这本书明帝几年前就在着手编了,那时候他就已经渐渐起了把小孙女册封为皇储的念头。为了不让小孙女看得无聊,明帝还请了画师配图,整本书简直妙趣横生。

  迟迟看的就是这本书。

  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回去柔仪殿之后,迟迟连吃饭都晕晕乎乎在背书。王皇后看得简直心疼死了。她叫来宫女替小孙女按肩按手,又问小孙女:“今天大臣们有没有吵架?有没有吓到心肝?”

  迟迟靠在椅子里打了个哈欠:“没有吵,今天大家都很和气。”

  王皇后松了口气:“那就好。皇祖母真是担心死了。”

  迟迟于是坐直了安慰她:“皇祖母不用担心,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王皇后就揉揉她的小脑袋:“长多大都是皇祖母的心肝。皇祖母叫人替你熬了燕窝粥,一会儿回去了,记得先喝了再睡觉。”

  迟迟答应了,等回了自己的卧房,王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果然送来了燕窝粥。

  喝完粥躺在床上,没过多久迟迟就睡熟了。她以前都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还没有哪天像这样一刻不停一直在做事。

  一天下来,实在累得慌。

  又过了几日,岳思亭进宫来找小皇储,一进门就看见迟迟趴在通炕的小桌上背书。她踮着脚走进去,弯下腰对着迟迟猛地大喊一声:“嘿!”

  迟迟立刻被她吓得从书上爬起来。看见是岳思亭,迟迟又趴了回去:“我要被你吓死了。”

  岳思亭连着“呸呸”几声:“正月里说什么死啊死的,不吉利。”

  她坐到迟迟旁边,凑过去看了一眼迟迟面前的书。

  不感兴趣。

  岳思亭于是问迟迟:“我听说今天休沐,知道你会休息,所以才特地来找你的。你后天有空吗?”

  迟迟顺着她的话回答:“今天十一,要再过五天才是下一个休沐。后天就没空。”

  哪知道岳思亭忽然冲着认认真真算日子的小皇储笑起来,她说:“后天是元宵假呀,怎么会没空?你个小傻子。”

  对哦。

  迟迟忽然反应过来,马上就是元宵了。

  每年元宵有五天假,从十三放到十七。这五天里,整个大齐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通通都会外出赏灯。历任皇帝还会带着后妃皇子公主一同出宫赏玩,与民同乐。

  所以迟迟也会跟着明帝和王皇后出去,这是她难得可以出宫的机会。

  一听到元宵放假,迟迟很快动作起来,她要去王皇后那里提前说明,这样就可以在出宫的时候,到岳思亭家里和岳思亭一起去玩。

  只是才穿了一只鞋,迟迟就停下动作,对岳思亭说:“我马上就看完这一页了,等我看完这一页,再去跟皇祖母说。”

  岳思亭坐在边上啧啧称奇:“这么厉害呀,不愧是当了皇储的人。那你看吧,我去外面,不打扰你。”

  迟迟点点头,继续坐回去看书。等看完,她就立刻飞去了王皇后身边。

  晚上,明帝回来的时候,迟迟正伏在王皇后膝头,问她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去岳老将军府上见岳思亭。

  王皇后耐心地对小孙女说:“往年都是十五出去,今年应该也是这样。皇祖父会带着咱们去赏灯赏舞,等看完了,皇祖母派人把你送到思亭那里去,好不好?”

  迟迟想了想,觉得可以,又说:“我要把我的琉璃灯带出去。和思亭一起提着去玩。”

  岳思亭也有一盏,和迟迟的一样,都是王皇后给的。上次去地宫,迟迟不小心把灯摔碎了,王皇后就又给了她一盏新的。

  小孙女的要求,王皇后哪有不同意的?她笑呵呵应下:“好好好。带带带。”

  明帝就是这个时候走进来,他听到迟迟要和岳思亭同游,忽然说了一句:“让贺丞相的孙子带你们去玩吧。”

  王皇后一愣,抬起了头。

  迟迟也是一愣,不过她是奇怪:“贺丞相的孙子是谁?我又不认识她,思亭也不认识。为什么要他带我们去玩?我们自己也可以玩。”

  明帝笑眯眯走过来:“贺丞相的孙子就是贺丞相的孙子。他博览群书,知天文识地理,是翰林院俢撰。前几天迟迟问皇祖父的事,他也可以替迟迟解答。而且待人有礼,品行也很好。他比你们大不了多少,都是年轻人,总能玩到一起去。”

  听完明帝的话,王皇后由原先的愣怔,慢慢换成了一副了然的神色。

  贺丞相有很多孙子,但明帝说的这个是他的嫡孙贺词。贺词从小就被称为神童,五岁断文识字,九岁通晓六经,十三岁考秀才,十四岁中举人,一路顺风顺水。

  去年他十八岁,在殿试上被明帝钦点为探花,直接进了翰林院,一时间更是风头无两。

  听说这个贺词,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明帝在殿试时见过,他一定有了安排,所以才对迟迟说这样的话。

  王皇后懂了,她和已经来到身边的明帝,交换了一个“明白了吗”、“明白了”的眼色。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