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楚沅还记得蒹绿与春萍从龟裂的陶片里走出来时的样子,那样的景象无论她再看多少回,都是一样的诡秘神奇。

  她跑下阶梯,往四周望了望,就在白玉台下的水银渠旁,那一尊陶俑前站定。

  那轮廓看起来像是一个年轻男子。

  手中还握着一柄长剑,双眼像是在看白玉高台上的石棺,这一看,就是静默无声的一千三百年。

  楚沅抿了一下嘴唇,试探着朝那陶俑伸出手。

  当她的指腹才触碰到陶俑的肩膀,她腕骨上的魇生花有淡色的光晕散出,一晃眼,就在那陶俑身上添了裂纹。

  陶俑寸寸碎裂的声音,有点像鸡蛋壳裂开的声音,却又比那声音还要有厚度一些。

  藏在内里的血肉躯体逐渐从碎裂的陶片中剥脱显现,楚沅亲眼看到灰尘从陶俑里那人的眼睫上簌簌地落下。

  他的脸沾着灰白的陶土。

  眼皮却颤动了一下,慢慢地睁开了双眼。

  他第一眼看见的,是一个立在他面前的姑娘。

  而在那姑娘的身后,在那长阶之上,是他甘愿守在地宫千年也要追随的王。

  他最先屈下僵硬的膝盖,重重地跪在地上,伏拜高阶之上的夜阑王。

  仍旧年轻的嗓音,开口说话却十分艰难缓慢:

  “臣,容镜,拜见吾王。”

  第21章 卫将军容镜 一时的意乱又如何值得她这……

  容镜。

  《夜阑旧国传》里记载, 容镜出身寒微,跟随夜阑王魏昭灵推翻旧朝,其人武功超群, 曾在旗岭一战中率领起义军大败旧朝敌军, 一战成名。

  他是一早就跟在魏昭灵身边,最年轻的卫将军。

  夜阑魇都城破, 夜阑王魏昭灵生死未知下落不明,而卫将军容镜也随之神秘消失。

  有人猜测, 容镜早已在夜阑城破时饮剑自刎, 追随夜阑王而去, 也有人说, 夜阑王魏昭灵根本没有死,而卫将军容镜便是跟随他出逃魇都。

  那夜阑百万兵卒, 还有文武大臣仿佛都是一夕之间消失的,那么多人要一齐离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可偏偏, 历史之中,没有人能找到有关于他们的蛛丝马迹。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 才会有后世里那么多人对夜阑旧国产生浓厚的兴趣,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它神秘消失的原由, 可历史浩浩荡荡流转一千三百多年, 能够给后人留下来的东西是少之又少。

  楚沅从来都不喜欢枯燥的历史课, 但托了这段奇遇的福, 她现在能把《夜阑旧国传》里的内容记得清清楚楚。

  好像那陶片, 就是历史拢在后世所有人眼前厚重的一层纱,而此时此刻,楚沅亲手撕裂了那层神秘面纱, 眼睁睁地看着纸张上记载着的,属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人,再度活生生地立在她的眼前。

  身穿石青长袍的年轻男人双膝一屈,跪在地上时,便有陶土灰尘乘风弥漫开来,呛得楚沅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长阶之上,那一抹鸦青色的身影终于缓步走下来。

  凛风吹着他的衣袂和乌发,年轻的王走到水银渠畔,那张常年苍白的面庞上终于有了些浅淡的笑意。

  凤眼微弯,他的脸庞仍旧冷淡靡丽。

  “起来。”

  他只略微抬手。

  “诺。”容镜再度俯身行礼,要再站起身时,却有点超乎寻常地吃力。

  白玉台上的李绥真忙下来,帮着把容镜扶起来。

  “左相大人?”容镜转了转僵硬的脖子,就看到了扶着他起来的人,正是夜阑左丞相李绥真。

  李绥真点了点头,“容将军。”

  “王,您真的复生了……”容镜再将目光移到魏昭灵的身上,他也许想要笑,但面部肌肉还是太过僵硬,那样一张冷硬俊美的面庞此刻表情就看起来有点奇怪扭曲。

  “这都要多亏了楚姑娘,你能从陶俑里醒来,也得谢谢人家……”李绥真适时开口。

  容镜这才看向那个穿着奇怪的姑娘,他也许是反应过来,便道,“魇生花?”

  李绥真颔首应了一声。

  “容镜,多谢姑娘。”他对楚沅拱手行礼。

  楚沅摆了摆手,一时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明明这个人刚刚还只是一尊安静的,不会说话的陶俑,现在却鲜活地立在她面前,跟她说话,还朝她行礼。

  李绥真这会儿已经按捺不住了,他松开容镜的手臂,便回身跑到白玉台上,指着那一尊面容苍老,看起来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陶俑,又跟楚沅道,“姑娘,快,咱们趁热,你再试试?”

  “这是谁啊?”楚沅走上去,仔细端详了那陶俑片刻,又问李绥真。

  “我夜阑的右丞相,张恪。”

  李绥真站在那陶俑前,一时百感交集,虽然他总有不少时候是跟这老古板不太对付,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到底还是同路人。

  当年夜阑的左右丞相,一个是黎国来的李绥真,另一个则是大盛旧臣张恪。

  他们当年同归夜阑,也是那时震动九州的大事。